吴晓波,
财经作家,
广东梅县人,1968年9月9日出生于
浙江宁波,
哈佛大学访问学者,“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巴九灵创始人。曾任
上海交通大学、
暨南大学EMBA课程教授,常年从事公司研究。毕业于
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开始了他长达13年的商业记者生涯。
个人经历
家庭情况
吴晓波父亲是广东
梅县客家人,大学读的是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到部队后被分到炮兵研究所——当时的番号是207所,搞了十多年的重兵器科研。母亲是浙江绍兴县人,也是在上海读的书,学的是船舶技术,缘分让他们走到了一起,结婚后,母亲也入了伍,同在一个所里。1960年代的中国十分动荡,搬迁到了
江西南昌。
1968年的9月9日,出生在
宁波的一家郊区医院,满月的时候,父亲要回部队报户口,这才想起,这个小子居然还没有大名,大家琢磨了半天,也弄不出一个响亮点的名字,父亲急了,说:“先随便起一个吧,生在宁波,就叫小波,等长大了,再改。”在大宁波,有无数的孩子叫小波,单在妈妈大姐家——我后来管她叫大大阿姆——的弄堂里,就有两个,一个是男孩,一个是女孩。就这么一随便,一直随便到了现在。
个人资料
吴晓波,1968年出生,毕业于
复旦大学新闻系。
财经作家,
哈佛大学访问学者,“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常年从事公司研究,现任职东方早报社。主要出版作品:《
大败局》(2001年)、《
穿越玉米地》(2002年)、《非常营销》(2003年)、《被夸大的使命》(2004年)等。其中《大败局》被评为“影响中国商业界的二十本书”之一。2007年出版的新书《
大败局2》、2009年出版《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8上)》《大败局2》。
1968年出生的吴晓波被人誉为中国最出色的
财经作家。他在2001年出版的作品《
大败局》证明了严肃的商业写作也能够跻身畅销书行列。而他辛苦经营两年的蓝狮子财经丛书则成为
中国本土财经书籍出版的最著名的品牌之一。他的时间被划分为三块,主要的精力用在出版事业上,同时兼顾《
东方早报》的一些事情,还坚持以每年写作一本书的速度向外界传达自己的观念。
1990年,22岁的吴晓波从
复旦大学中文系
新闻专业毕业。他和同班的
秦朔都被保送上研究生。但是两个人却都选择了不去读研,而是分赴杭州和上海。原因是,两个人的女朋友分别生活在这两个地方。后来,两人各自成家、各自为战,吴晓波成了今日的吴晓波,秦朔则先后成为政经杂志《
南风窗》的主编和财经日报《
第一财经》的主编。吴晓波称在新华社自己受益良多:新华社强调文字皆有出处——“如果不是这个习惯,我早就被人告倒了。”新华社不计成本让记者在中国各地进行采访、调查,它的强大背景让它的记者可以见到想见的人。
2002年,吴晓波成为
贝塔斯曼亚洲签约作家。与此同时,吴晓波开始经营自己的图书项目。他打造的蓝狮子财经把本土公司财经写作作为目标。中国公司史和人文财经成为吴晓波看好并且着力发掘的对象。他们出版的一系列图书也确实成为中国本土财经阅读的顶级读物。吴晓波说,我们不要“google”作家,一个公司史的写作者应该是能够接触到该公司的内部档案,并且曾经长期跟踪报道过该公司的记者或研究人员。
2004年,吴晓波成为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的
访问学者。他也开始做好了自己的长期写作计划:从1978年到2008年,一部三十年的中国公司史。
吴晓波打破了写而优则仕、写而优则商的中国习惯。他脚踏三船,既负责报社事务,又从事出版事业,同时还坚持每周写作6000字以上的习惯,稳稳当当,自得其乐地与妻女栖居于杭州。一个知识分子,应该拥有一份不赖此为生的职业。吴晓波说这句大学时候看到的话到现在仍然记忆犹新。因此,“可能我退休之后,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吧!”因为到那时,他真正拥有了知识分子的独立,无所顾忌,可以开始做思想义工,不为报酬写作。
记者生涯
吴晓波被分在了工业组,开始了他长达13年的商业记者生涯。
吴晓波称在新华社自己受益良多:新华社强调文字皆有出处——“如果不是这个习惯,我早就被人告倒了。”新华社不计成本让记者在中国各地进行采访、调查,它的强大背景让它的记者可以见到想见的人。
从1994年起,吴晓波开始为《
杭州日报》撰写专栏。他称这是训练文字的最好途径,因为专栏可以让写作者学会用容易使人接受的语言写作。不过吴晓波是那种30岁看上去像20岁的人,身材高瘦、面容清秀,还戴着一副眼镜,言谈举止十分谦逊。而他的文字又十分老练成熟,因此人们都不认为他是专栏作者。吴晓波开玩笑说,那时候,有个读者要来找吴晓波,吴晓波出去迎客,读者直接对他说:“你爸呢,我有事情找你爸。”
开始写书
三十岁的时候,吴晓波开始写书。
吴晓波说,自己的人生很有阶梯感,三十岁之前从来不考虑钱的问题,专心做自己的记者,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开始进行个人的原始积累,完成个人的写作计划,四十岁则准备退休。
三十岁的吴晓波一发不可收拾,以每年一本书的速度写作,除了被誉为中国第一本写作失败案例的MBA教材《
大败局》之外,他近两年的著作还有《非常营销》、《被夸大的使命》,小品文集《
你为什么不骚扰我》和编著的《首富》。
吴晓波的专栏文字幽默诙谐而且入木三分,揭示了转型期中国经济的一些怪现状,比如他在《
南风窗》上所写的关于上市公司和投票公司的文字;而他的公司研究则严肃认真,同时充满灵动之气,观点新颖独到,比如他为《
经济观察报》撰写的文章《被夸大的公司使命》、《二十年公司——表面的胜利》、《企业家为什么不是知识分子》。
签约作家
2002年,吴晓波成为
贝塔斯曼亚洲签约作家。与此同时,吴晓波开始经营自己的图书项目。他打造的蓝狮子财经把本土公司财经写作作为目标。中国公司史和人文财经成为吴晓波看好并且着力发掘的对象。他们出版的一系列图书也确实成为中国本土财经阅读的顶级读物。吴晓波说,我们不要“google作家”,一个公司史的写作者应该是能够接触到该公司的内部档案,并且曾经长期跟踪报道过该公司的记者或研究人员。
2004年,吴晓波成为
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的访问学者。他也开始做好了自己的长期写作计划:从1978年到2008年,一部三十年的中国公司史。吴晓波继续溯流而上,相继写出了《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凭借一己之力完成了“为中国企业作史”的夙愿,在这三本书的基础上,他又作《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为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经济演进梳理出一个大致的发展逻辑,中国企业史的写作至此完结。从萌发写作企业史的念头,到《历代经济变革得失》的写成,吴晓波花费了近十年的时间。
在写作企业史的过程中,吴晓波还为著名经济学家
吴敬琏作了一本传记,之所以不惜打乱自己的写作节奏来写这本书,在吴晓波看来,是因为“(吴敬琏)他几乎参与了建国之后所有的
经济理论争议,由他的思想演进出发,可以勾勒出中国经济变革理念的大致曲线”。
独董候选人
2015年7月27日,金丰投资拟将
公司名称变更为“
绿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并拟进行
换届选举。知名
财经作家吴晓波成为独董候选人。
年终秀
2014年12月30日,吴晓波举办了自己的第一场年终秀。
2024年12月30日,预见2025·吴晓波年终秀在厦门上演,这是吴晓波的最后一场年终秀。《遇见2024,克服陌生感的方法论》《“生而全球”的时代已经到来》《预见2025,找到新周期的引擎》,是年终秀上中下半场的演讲主题。最核心的,将是讨论“长期主义”。
出版图书
综艺节目
社会评价
吴晓波打破了写而优则仕、写而优则商的中国习惯。他既从事
出版事业,同时还坚持每周写作6000字以上的习惯,稳稳当当,自得其乐地与妻女栖居于杭州。
一个知识分子,应该拥有一份不赖此为生的职业。吴晓波说这句大学时候看到的话到仍然记忆犹新。因此,“可能我退休之后,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吧!”因为到那时,他真正拥有了知识分子的独立,无所顾忌,可以开始做思想义工,不为报酬写作。
说到这时,吴晓波开始惦记自己岛上的3000棵
杨梅树,成长周期很长的杨梅,已经有个别成熟,则可大规模采摘。
这个拥有自己岛屿的写作者和商人,悠然自得而又孜孜不倦地为这个世界供应观念,同时告诫年轻人:不要着急,不要焦虑。
这个人,简直拥有一个写作者所渴望拥有的全部优点:富有、英俊、乐观、谦逊、才华横溢、朋友众多。
主要作品
该电影是中国首部完全从诗歌的角度表现工人题材的纪录电影,它讲述了“
中国制造”和“中国奇迹”背后的工人世界。影片以六位特殊的工人为切入点,他们在一线从事劳动生产的同时,以
诗言志,为三亿多共同命运的产业工人与农民工立言,为底层的生存作证。影片作为
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纪录片,承载着中国诗歌纪录电影开山之作的深刻意义。
简介:本书所记录的败局均发生在2000年到2007年之间,将它们与《大败局》中的失败案例合在一起来阅读,你将可以看到过去10年里发生在中国商业界的众多兴衰往事。出现在本书中的企业家,都是他们那一代人中的不世豪杰。跟《大败局》中的众多草莽人物相比,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区别是,他们中的不少人拥有令人羡慕的高学历,他们中有教授(
宋如华)、发明家(
顾雏军)、博士(
仰融)、军医(
赵新先)、作家(吕梁)以及
哈佛商学院总裁班学员(
孙宏斌)等等。他们也并非对风险毫不在意,如托普的宋如华在创业之初就曾经专门拜访落难中的
牟其中和
史玉柱,向他们当面讨教失败教训。甚至在公司规范化经营及
战略设计上,这些公司也与当年《大败局》中的企业不可同日而语。
华晨、德隆、三九及
健力宝等公司都曾经重金聘请全球最优秀的咨询公司为其服务,德隆的
唐万新甚至还有一个拥有150名研究员的战略研究部门。在《大败局Ⅱ》中,我们更多地看到了一种“工程师+赌徒”的商业人格模式。他们往往有较好的专业素养,在某些领域有超人的直觉和运营天赋,同时更有着不可遏制的豪情赌性,敢于在机遇降临的那一刻,倾命一搏。
这是企业家职业中最惊心动魄的一跳,成者上天堂,败者落地狱,其微妙控制完全取决于天时、地利与人和等因素。
《跌荡一百年》(2009-10-01)
简介:作者按照
编年体的形式记述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胜利以后、
解放战争时期以及
新中国成立后,直至中国改革开放时期之前40年的中国商业史。作者试图在这些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探寻中国商业人物和企业的成长基因、精神素质以及发展脉搏。在悠长的历史宽度中如何审视中国的商业发展?在百年的中国进步史上,企业家阶层到底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
简介:
吴敬琏的80年激荡人生,吴晓波的深情之笔描绘一个经济学家的肖像追溯影响共和国
经济史的重大经济争论,梳理一个国家走来的坎坷历程。2010年的1月,经济学家吴敬琏迎来八十岁的寿诞。对于这位中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来说,他所经历的八十年是一个与自己的国家图强求富、蹒跚前行的八十年。在当代
中国经济改革史上,吴敬琏之重要性在于,他几乎参与了建国之后所有的
经济理论争议,由他的思想演进出发,可以勾勒出中国经济变革理念的大致曲线。吴敬琏对这个
转型国家的贡献,除了改革思路上的创新外,还在于他那份
独立思考、直言不讳的知识分子风骨。
简介: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继《跌荡一百年》之后的又一最新力作。
中国商业史三部曲完结篇。
中国的工商文明为什么早慧而晚熟?中国的商人阶层在社会进步中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中国的政商关系为何如此僵硬而对立?中国的
市场经济体制最终将以怎样的方式全面建成?在“中国特色”与普世规律之间是否存在斡旋融合的空间?……
《浩荡两千年:中国商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的写作,是作者从中国企业公元前七世纪到1869年这两千多年的商业历史中寻找这些事关当代的问题的答案的过程。在本书中,这些问题有的已部分地找到了答案,有的则还在大雾中徘徊。
读者对象:财经图书爱好者、企业管理者、经济相关专业的学生、历史研究者、媒体等。
简介:两千七百年前,春秋时期的
齐国宰相
管仲改制变法,使得齐国一跃成为霸主,傲视群雄;公元1069年,
王安石在
宋神宗的支持下,推行新法,一时国库充实,
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为之缓解;公元1978年,总设计师邓小平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百年积弱的中国经济再度崛起,重回强国之列。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经历了十数次重大的经济变革,每一次变法,都顺应
社会发展而发生,也都对历史进程产生了
重大影响。而今,新的社会发展又提出了继续变革的要求……
本书是作者研究中国经济变革史的
集大成著作,对
中国历史上十数次的重大经济变法的种种措施和实践作了系统的概述和比照,指明因革演变,坦陈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地总括了
中国式改革的历史脉络,又剖析了隐藏在历代经济变革中的内在逻辑与规律。辩驳得失,以史为鉴,实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经济史”。
简介:他(
马云,下称他)是过去十多年中成就最大的中国企业家之一。他几乎凭借着一己之力改变了中国电子商务的业态。同时,他也是现在中国商业界争议最大的一个人。十多年来,我们眼睁睁地看着这个人由一个笑话变成了一个神话,而这个神话又散发着一种非常浓烈的“妖氛”……
——他,就是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
这依旧是一本站在成功者的角度
喂给我们的鸡汤,马云是一个足够优秀的人,能够在时代中先露头角,他具备很多我们不具备的特质,吴晓波所说的善于总结错误就是之一。但那些曾踏浪前行而后又被时代浪潮所湮没的人未必不具备马云的优秀特质。只不过,在中国,被机遇选中这种外在的因素对成功的影响要大于自身所具备的内在因素。千万不要天真的说,机遇也是被内在因素所吸引的。
《
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2015.05-01)
简介:“原来生命从头到尾都是一场浪费,你需要判断的仅仅在于,这次浪费是否是美好的。
本书收录了吴晓波近年散文作品59余篇,不同于商业作品的理性客观,散文中有他为人父的舐犊情深,有与故人相交的依稀往事,有身为知识分子的冷眼世情,有浸淫商业世界几十载的犀利勾画。时光有味,岁月留声,每一篇都是最诚挚的表达。这些文字也体现了他从籍籍无名到“中国最好的财经作家”的文脉轨迹。
成就荣誉
社会事件
2021年07月07日,近日,
财经作家吴晓波做客了《
财新时间》的一档节目,他的一番“精英论”让很多人大跌眼镜。吴晓波在节目中自称是精英主义者,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都是无用的人,因为世界不需要很多人同时思考那么多问题。
2021年7月13日,在“
精英主义、大多数人无用”言论引发争议多日后,吴晓波正式作出回应。吴晓波晒出了精英主义和无用论前后的采访实录,并作出解释。
吴晓波表示:“精英主义是一种思想理论。它认为,在人类的文明进步中,确乎有少数人在关键的时刻,扮演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时,社会有分工,不可能所有的人思考所有的问题,有人劳于力,有人劳于心,万事有专业,工作无贵贱,价值有高低,分配会不同。”
吴晓波认为,在西方,精英主义论最早体现于
苏格拉底,到近世则有熊彼特的
精英民主理论。在中国,既有“有教无类”,又有“天不生夫子,万古如长夜”,即便“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说的也是“王侯将相”是精英,但人人可以努力而得之。”
2023年6月26日,微博发布本周安全小贴士,吴晓波等人,通过炒作失业率、散布抹黑证券市场等负面有害信息,发布攻击否定现行政策和管理制度的内容,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受到禁言处置。
人物观点
中国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曾说:“没有所谓的传统行业,也没有所谓的新兴行业,有的是你能不能跟上这个时代变革的步伐,不断进行自我革命。”
随着“新质生产力”成为热词,吴晓波认为,这意味着一家企业是否能承接住工业4.0带来的新材料革命、智能化革命的浪潮,而这些企业是最好的承载者和实践者。